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重點支持興安盟打造煤化工、有色金屬加工基地的戰略要求,興安盟國土資源局采取四項舉措積極推進“3+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模式。依托資源優勢著力培育鋼鐵、鉛鋅、銅等區域優勢特色產業板塊,促進礦業結構和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逐步實現規;、集約化開采,從整體上提升興安盟資源支撐能力和資源企業的競爭力,從而促進全盟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是關小扶大,提高開采集中度。采取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取締對無證非法采礦企業,同時在探礦和采礦持證企業中擇優選出龍頭企業,關小扶大,以優并劣,采取兼并,收購或相鄰區塊自由結合方式組建成股份企業,擴大企業生產規模,實現礦產資源向優勢企業聚集,提高礦產資源整體開發水平,促進資源節約和合理利用。截至2014年7月,牤牛海煤田礦區煤炭企業整合成四個采礦權分別組建了突泉縣牤牛海慶業煤炭有限責任公司和科右中旗越盛煤炭有限責任公司;由山東山水集團扎賚特旗水泥廠整合扎賚特旗神山等四個石灰石礦山企業,并將相鄰的雙城石灰巖礦等四個礦山整合成一個采礦權,組建成一個礦業公司。通過資源整合及企業兼并,提高了生產規模,發揮了整體優勢,激發了發展活力。
二是延長鏈條,加快一體化開發。2013年根據《興安盟行政公署與內蒙古博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工業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內蒙古博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科右中旗百吉納工業園區建設了10萬噸/年鋅冶煉項目,按照促進資源向具有“采選冶加”一體化企業集中要求,該公司共承擔我盟27個圖幅1:5萬礦調項目,完成6個礦化點勘查項目的配置;按照專業化下游深加工企業參與資源轉化加工項目建設規劃,內蒙古烏蘭浩特鋼鐵有限公司積極參與全盟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截至2012年為內蒙古烏蘭浩特鋼鐵有限公司配置了阿爾山馮家鎮、阿爾山石勝山和科右前旗吉勒斯臺三個鐵多金屬勘查項目。
三是重點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根據《興安盟探礦權清理整頓整合工作方案》依托內蒙古有色10萬噸/年銅冶煉項目為內蒙古有色設置勘查項目43個,設置探礦權61個。圍繞重點勘查項目和已設探礦權加大投資力度,以其盡快達產見效,為全盟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保障。
四是堅持高標準,嚴把準入關。依照盟行署“堅持大礦大開,避免零星分割開發,提高開采集中度”的要求,嚴守生態底線,限定礦山企業準入條件和標準,在編制興安盟《礦業權設置方案》中,把相鄰的幾個礦區范圍規劃成一個較大礦區范圍,將分散的礦山企業集中成一個礦山,設置一個采礦權,促進礦山企業生產建設規模標準與資源儲量規模和礦區周邊生態環境相適應,做到開發與保護并重,既要生存又要生態,更要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