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鄂爾多斯市國土資源局按照黨的十八大“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鄂爾多斯市委“堅定不移守住綠色生命線,毫不動搖抓好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從4個方面全力以赴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通過繳存地質環境治理保證金、加強日常監管及礦業權管理等措施,全力督促礦山企業完成地質環境治理任務。據統計,該市已累計督促900家礦山企業繳存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保證金6.58億元,其中2014年繳存2572萬元;累計督促243家礦山企業完成首期治理任務,實現治理84.51平方千米,其中2014年治理31.11平方千米。
二是深入推進露天煤礦臨時用地復墾。鄂爾多斯市共有國家級采礦臨時用地改革試點露天煤礦80座、市級67座。為切實落實露天煤礦臨時用地復墾,該市制發了《鄂爾多斯市國土資源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露天煤礦臨時用地管理辦法的通知》等多個規范性文件,通過嚴格露天煤礦臨時用地審批管理、日常監管、驗收管理,重點通過事前足額收取復墾保證金、事中對未按要求開展復墾的礦山企業實施停止供地處罰等措施,促使礦山企業依法履行復墾義務。目前,全市134家露天煤礦已累計使用臨時用地99.84平方千米,累計復墾67.15平方千米,復墾率達67.3%。其中,2014年使用臨時用地636公頃,復墾460公頃。
三是扎實開展歷史遺留或無責任主體地質環境治理區、空白井田采空區地質環境治理調查摸底工作。近年來,該市共爭取中央、自治區兩權價款專項資金1.6億元,實施了17個地質環境治理項目和2個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完成礦山治理面積25.64平方千米。
四是積極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治理。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精神,該市首次放開并鼓勵民間資本投入歷史遺留地質環境治理工作,目前已有3家企業申報出資治理地質環境,其中1個治理項目已取得國土資源廳批復,進入施工階段,可實現治理0.85平方千米。同時,該市還通過和諧礦區建設、綠色礦山建設等,千方百計筑牢了祖國北疆生態屏障鄂爾多斯防線。